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12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國家事務研習課程復辦

大灣區跨境爭議調解示範規則實施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爭議調解示範規則》今日正式發布和實施。配合去年通過和落實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和《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專業操守最佳準則》,此規則可發揮示範作用,讓大灣區調解機構和調解員參照和自願採納。   大灣區有內地、香港和澳門三種不同法制,三地調解的模式、體制和發展也各異。本月16日舉行的第四次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通過上述調解示範規則。   律政司表示,由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台制定和頒布的各項調解標準和準則,將有助進一步推廣調解在大灣區廣泛應用,是推進大灣區法治建設和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的一大里程碑,更能鼓勵三地商界和市民善用調解解決跨境爭議,創造互惠共贏的方案。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30/20221230_160010_17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業聚醫療宣佈上市 首間位於科學園醫療器械公司創香港醫療科技新里程

(香港,2022年12月16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人才薈萃研討會」(Talent Game On),集合創科行業領袖、園區公司和「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畢業生,為應對香港創科人才挑戰共商良策。  隨著亞洲和全球各地積極招攬創科人才,香港必須把握自身的多重競爭優勢,構建重要的科研人才網絡,以推動香港作爲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表示:「科技園公司致力構建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並積極創造更多新機遇,使香港成為全球和本地創科人才匯聚的樞紐,以實現國家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政府最近公布的人才政策,對香港在人才爭奪戰中起到推動作用,而我們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吸納海外人才,同時保留本地人才,並團結不同業界的持份者,將想法變成行動,以應對挑戰。」 香港科技園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表示:「科技園公司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合作,透過不同的人才培育計劃,在創科生態圈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我們為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才提供培訓、工作坊以及工作體驗,共同創新並激發新意念,致力構建充滿活力的創科社群。我們必須好好發揮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特的優勢,激勵本地和國際人才,令他們了解香港可以成為他們發揮潛能同時取得成功的舞台。」 活動的另一個重點為爐邊會談:「打贏人才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與多位業界領袖展開深入討論,出席者包括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馬桂宜博士、聯想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女士,以及Lalamove人力資源副總裁暨東南亞地區總經理余浩然先生。一眾講者就行政長官在十月發佈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人才相關的舉措分享意見,包括設立 (香港,2022年12月22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支持政府公布《香港創 (香港,2022年12月23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祝賀夥伴公司業聚醫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業聚醫療」或「集團」)成功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為本港蓬勃發展的醫療科技產業奠下新里程碑。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香港歡迎所有尋找機遇、願意成就未來的創新先鋒。業聚醫療是一個很好的本地孕育的例子,他們善用香港的優勢,以及科技園公司遍及全球的網絡,在過去20年專營創新的心血管介入醫療方案,拯救無數病人和滿足臨床的需求。集團一直堅持設計和製造

陳茂波歡迎證監會覆檢委員會報告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程序覆檢委員會發表周年報告,概述覆檢委員會2021至22年度的工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歡迎,並感謝委員對提高證監會透明度和問責性所作的努力。   陳茂波指,覆檢委員會全面檢視證監會的內部運作程序,覆核涉及執行法規、向中介人發牌、監管中介人等範疇的個案,並在周年報告提出多項意見和建議,有助證監會公平公正、貫徹一致地行使規管權力。   覆檢委員會是行政長官設立的獨立委員會,負責檢討證監會的內部運作程序。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29/20221229_175005_39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科技園歡迎政府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香港,2022年12月16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人才薈萃研討會」(Talent Game On),集合創科行業領袖、園區公司和「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畢業生,為應對香港創科人才挑戰共商良策。  隨著亞洲和全球各地積極招攬創科人才,香港必須把握自身的多重競爭優勢,構建重要的科研人才網絡,以推動香港作爲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表示:「科技園公司致力構建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並積極創造更多新機遇,使香港成為全球和本地創科人才匯聚的樞紐,以實現國家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政府最近公布的人才政策,對香港在人才爭奪戰中起到推動作用,而我們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吸納海外人才,同時保留本地人才,並團結不同業界的持份者,將想法變成行動,以應對挑戰。」 香港科技園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表示:「科技園公司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合作,透過不同的人才培育計劃,在創科生態圈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我們為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才提供培訓、工作坊以及工作體驗,共同創新並激發新意念,致力構建充滿活力的創科社群。我們必須好好發揮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特的優勢,激勵本地和國際人才,令他們了解香港可以成為他們發揮潛能同時取得成功的舞台。」 活動的另一個重點為爐邊會談:「打贏人才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與多位業界領袖展開深入討論,出席者包括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馬桂宜博士、聯想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女士,以及Lalamove人力資源副總裁暨東南亞地區總經理余浩然先生。一眾講者就行政長官在十月發佈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人才相關的舉措分享意見,包括設立 (香港,2022年12月22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支持政府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藍圖),從四大方向、八大重點勾劃出香港未來創科發展總體方向和重點。科技園公司將全力配合藍圖提出的政策,積極與官產學研等各界合作,實現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藍圖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科發展,制訂了清晰的路徑和策略規劃,我們感到十分鼓舞。藍圖提出完善創科生態圈、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壯大創科人才庫、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重大舉措,將促進香港發展多元經濟,為本地年輕人帶來優質就業機會,引領香港向前邁進。」 查毅超博士認為,在國

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人才薈萃研討會」

(香港,2022年12月16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人才薈萃研討會」(Talent Game On),集合創科行業領袖、園區公司和「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畢業生,為應對香港創科人才挑戰共商良策。  隨著亞洲和全球各地積極招攬創科人才,香港必須把握自身的多重競爭優勢,構建重要的科研人才網絡,以推動香港作爲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表示:「科技園公司致力構建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並積極創造更多新機遇,使香港成為全球和本地創科人才匯聚的樞紐,以實現國家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政府最近公布的人才政策,對香港在人才爭奪戰中起到推動作用,而我們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吸納海外人才,同時保留本地人才,並團結不同業界的持份者,將想法變成行動,以應對挑戰。」 香港科技園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表示:「科技園公司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合作,透過不同的人才培育計劃,在創科生態圈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我們為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才提供培訓、工作坊以及工作體驗,共同創新並激發新意念,致力構建充滿活力的創科社群。我們必須好好發揮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特的優勢,激勵本地和國際人才,令他們了解香港可以成為他們發揮潛能同時取得成功的舞台。」 活動的另一個重點為爐邊會談:「打贏人才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與多位業界領袖展開深入討論,出席者包括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馬桂宜博士、聯想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何一凡女士,以及Lalamove人力資源副總裁暨東南亞地區總經理余浩然先生。一眾講者就行政長官在十月發佈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人才相關的舉措分享意見,包括設立人才專責小組、新的人才引入計劃和加強對STEM教育的推廣等。 是次活動同時舉辦了「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0年度畢業典禮。此計劃是科技園公司創科學院的標誌性人才項目,旨在栽培香港新一代創科領袖。今年共有六名畢業的創科菁英完成兩年的培訓計劃,並將繼續投身科技園公司創科生態圈的科技公司,體現了香港在培養和發展創科人才的雄厚實力,能為年輕創科菁英創造發展機遇。 「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0年度畢業生楊朗庭分享指:「香港科技園的『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提供一個理想的平台,讓我在行内領先的眼科製藥公司兆科眼科(Zhaoke Ophthalmology)工作,探索可以影響

教師基本法測試明起接受報名

教育局公布,第三輪《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明年2月11日舉行,明日上午9時至下月11日下午5時接受報名。   本輪測試對象為持有學士學位或將於2022至23學年獲取學士學位,並有意入職或轉職中學、小學或幼稚園學位教師的人士。如申請人曾於局方為學位程度人士舉辦的《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便不可再次參加測試。測試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教育局於本學年舉辦五輪測試,第四輪測試供學位程度人士參加,明年4月16日舉行;第五輪測試供非學位程度人士參加,明年6月舉行,詳情稍後公布。   2023至24學年起,所有公營學校、直接資助計劃學校和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新聘教師必須在《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方可獲考慮聘用。有關要求適用於教師職系的所有職級,包括校長。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29/20221229_113537_36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冠個案增逾萬七宗

本港新增17,63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78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3,849宗,另有990宗輸入個案。   32間安老院、21間殘疾人士院舍共78名院友和16名員工染疫。   醫院管理局公布,53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15名危殆患者,現時共171人危殆。   鑑於屯門區、沙田區、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27/20221227_170940_13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逾萬八人感染新冠病毒

本港新增18,53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60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4,926宗,另有865宗輸入個案。   26間安老院、14間殘疾人士院舍共60名院友和六名員工染疫。   醫院管理局公布,47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22名危殆患者,現時共174人危殆。   醫管局表示,過去一星期有928名安老院確診病人入院,較之前兩個星期的653人和553人持續上升,局方表示關注,會密切監察情況,並與相關政府部門和安老院密切溝通,加強外展團隊對院舍的醫療支援。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26/20221226_171351_84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本港增逾萬九宗新冠個案

本港新增19,328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4,475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14,853宗,另有924宗輸入個案。   53間安老院、14間殘疾人士院舍共92名院友和14名員工染疫。此外,238間學校呈報439宗陽性個案,涉及322名學生和117名教職員。   因應節慶,社交聚會活動頻繁,近期每日新增個案上升,公立醫院負擔可能更沉重。當局指,除醫院管理局轄下公立醫院和指定診所,多間私家醫院現時也為感染人士提供醫療服務。為更有效應對疫情,政府呼籲感染人士考慮善用私營醫療服務,以期減輕公營醫療系統壓力。   醫管局公布,46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新增24名危殆患者,現時共152人危殆。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葵涌和何文田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十個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鑑於觀塘、沙田、東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23/20221223_173108_21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可在多個金融環節更全面服務和貢獻於「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必定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同時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增強市場韌性。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2月21日出席2022一帶一路金融高峰論壇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潘雲東副特派員(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呂峰副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薛麗軍副總經理(紫荊文化集團副總經理)、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興出席一帶一路金融高峰論壇。首先,非常感謝籌辦這次論壇的紫荊文化集團,還有各位出席的機構領導和嘉賓,相信透過論壇上的互動交流和深入討論,必定會讓我們對香港如何進一步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更多、更深刻的啟發。   自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我國一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原則,與沿線國家和地區攜手合作、共同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在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總書記指出,要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二十大也同時強調要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   香港憑藉國家的堅實支持,在「一國兩制」下享有獨特優勢,扮演國家與世界各地超級聯繫人和區內高增值服務平台的角色。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區域法律及爭議解決中心,以及高水平專業服務中心,香港可以在多個方面進一步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請容許我在這裏簡單分享三點粗淺的看法。   第一,要更好發揮香港世界級籌融資平台的功能與角色。在「一國兩制」優勢下,香港匯集了世界最頂級的金融機構和人才,資金匯聚,法律、會計、工程等專業服務配套齊全,加上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優勢,使香港的證券市場、債券市場規模既深且廣。我們的基建融資、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走在地區和全球的前列,碳交易市場發展也非常迅速。利用這些優勢,香港可更好地為內地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基建項目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選擇,助力它們進一步走出去。另一方面,全球經濟重心正在西向東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包括東南亞國家聯盟國家、海灣地區阿拉伯國家等,經濟迅速發展,並積極向綠色轉型,它們對基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同樣有殷切的需求

啟德住宅地逾87億批出

地政總署公布,啟德一幅住宅用地以87.03億元批予長江實業集團旗下的鋒城投資,批租期50年。   地皮為新九龍內地段第6649號,位於啟德第2A區4號地盤、5(B)號地盤和10號地盤,佔地約19,919平方米。   地皮指定作非工業用途,但不包括倉庫、酒店和加油站。樓面面積須介乎79,039平方米至131,732平方米,但不包括將由買方按賣地條件興建的兩所安老院舍暨日間護理單位、家長/親屬資源中心和留宿幼兒中心的政府地方樓面面積。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21/20221221_183548_14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首份青年發展藍圖公布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公布香港首份青年發展藍圖,勾勒未來長期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願景和方針,提出逾160項支持青年人的措施,包括設立青年專員統籌青年工作,製作青年儀表板,並會再度推出港人首次置業項目。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在記者會上闡述青年發展藍圖內容時說,藍圖的願景是培育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國際視野、有抱負、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政府期望可以做到啟發、扶持、擁抱不同背景的青年。   她指,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青年發展委會將會強化,並把民青局專責青年事務的副秘書長改設為青年專員,加強中央統籌,協調青年工作,促進跨政策局、跨界別協作。當局也會制訂青年儀表板,整合青年相關數據和趨勢,以更好把握青年脈搏。   政府會協助青年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一帶一路倡議等策略所帶來的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增加青年在不同領域的學習、就業和創業機會,以及優化青年福利服務。   麥美娟又說,明白到青年期望擁有自己的空間,政府會再度推出首置項目,以及優化青年宿舍計劃,增加宿位。   當局也會支持青年擔當社會的建設者,提供更多渠道讓青年參與討論公共政策、地方建設,擴大青年委員自薦計劃的委員、委員會數目,並成立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除了委任青年加入,也歡迎青年自薦加入。   藍圖又提出建立青年溝通平台,以期凝聚青年持續參與不同活動和社會服務。其他措施包括開發提供一站式青年發展活動資訊的手機應用程式、加強生涯規劃工作等。   她期望透過藍圖凝聚社會各界力量、與青年攜手,建設能安居樂業、更有希望、更美好的香港,而日後的青年工作也更有系統,不再碎片化。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20/20221220_170632_50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社署察悉保良局檢討報告建議

社會福利署表示,知悉保良局成立的獨立檢討委員會已完成首階段報告,就其兒童院舍住宿服務作出檢視,並察悉報告提出一系列改善保良局轄下相關服務的建議和措施,為接受服務的兒童提供安全和受保護的環境。   該署指,政府極重視兒童福祉,也明白業界對兒童住宿照顧服務長遠發展和人手編制的關注。由社署署長擔任主席的檢討委員會正全面檢視兒童住宿照顧和相關服務、各類服務之間的銜接和服務監管。首階段檢討報告已於早前完成。   部門正積極跟進委員會就服務規管和監察、服務質素、服務規劃提出的31項改善建議,並已調撥人手加強留宿幼兒中心和住宿特殊幼兒中心的巡查。   其他跟進行動包括按危機管理原則增加突擊巡查的頻次、要求所有留宿幼兒中心和住宿特殊幼兒中心安裝閉路電視監察系統、更新巡查清單,以及成立六個服務質素小組作突擊巡查。社署並就服務表現不達標的機構設定監察期,並要求機構建立內部服務審查機制。   委員會正進行第二階段有關其他兒童住宿照顧服務的檢討工作,目標在明年3月完成。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17/20221217_195044_05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首三季吸毒人數減17%

本港首三季整體吸毒人數按年下跌17%至4,122人,21歲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數也跌至589人,跌幅21%。   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的數字顯示,海洛英、可卡因和大麻為首三季最常被吸食的毒品,而21歲以下青少年最常吸食大麻、可卡因和俗稱K仔的氯胺酮。   首三季因干犯毒品罪行被捕的21歲以下青少年中,66%涉及嚴重毒品罪行,較21歲或以上人士高16個百分點。同期因干犯販毒罪行被檢控的21歲以下青少年中,被定罪比例更接近八成。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表示,政府明年2月1日正式將大麻二酚即CBD列為毒品,市民如持有CBD產品,應及早安排棄置。法例生效後,持有或售賣CBD產品屬違法行為,可被判監和罰款。   佳節將近,李國棟提醒市民,不論在港聚會或出外旅遊都要時刻遠離毒品,更不要攜帶或販運任何毒品回港。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16/20221216_160412_10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新機制下月生效

政府歡迎立法會通過《2022年稅務(修訂)(指明外地收入徵稅)條例草案》,就被動收入在本港引入新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該機制下月1日起生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新機制秉持香港的地域來源徵稅原則,而且維持香港的稅務競爭力。    《2022年稅務(修訂)(指明外地收入徵稅)條例草案》旨在鞏固香港稅制,使之更有力打擊因雙重不徵稅而帶來的跨境避稅活動,並履行香港在2021年對歐盟所作修訂稅務法例的承諾。   許正宇表示,新機制下,在香港有實質經濟業務的跨國企業實體可繼續就其在香港收取的指明外地被動收入,即利息、股息和處置股份或股權權益的收益,申請稅務豁免。   得自合資格知識產權而在香港收取的外地知識產權收入也可在符合關聯要求的情況下獲得稅務豁免。個人和本地公司不受影響。   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制定經濟實質要求和關聯要求,以防止空殼公司可能濫用香港的稅務安排,以實現就外地被動收入的雙重不徵稅情況。   稅務局已成立專責小組提供技術支援,並將實施一系列便利合規措施,以協助有關納稅人遵守新機制。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14/20221214_180552_63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盧寵茂晤醫療專業團體代表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各醫療專業法定管理局及委員會,以及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下獲認證醫療專業團體的代表會面,就施政報告的醫療衞生政策措施交流。   盧寵茂在會上向醫療專業團體代表簡介基層醫療、公營醫院服務、醫護人手供應、中醫藥發展、精神健康、控煙工作、與內地的醫療合作、疫情防控八個範疇的措施,又聽取業界意見。   他指出,現時醫療體制重治療、輕預防,隨着本港人口老化,慢性疾病日益普遍,公營醫院將不勝負荷。要確保有足夠醫護人員向市民提供服務,不僅要增加人手和加強培訓,也必須重整醫療體制,推動基層醫療。   他續說,今年推出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會為在社區提供全面、持續、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定下路向。除以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樞紐,統籌基層醫療服務,當局也會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和善用跨專業醫療人員服務。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13/20221213_193938_4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科技園推動新一代教育創新 帶領教育科技初創企業參與學與教博覽2022

(香港,2022年12月7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帶領15間優秀教育科技初創企業參與學與教博覽2022(博覽會),透過展示新一代創新教學科技,協助學校和教師作好準備,應對全球混合學習模式。 作為亞洲最具規模的學習博覽,博覽會在政府持續推廣STEM教育以及學校與課程進行轉型的基礎上,增強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的地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博覽會是科技園公司一眾傑出企業家展示其學習與教學創新理念的理想平台,透過創新科技推動教育現代化,提升學生技能應對數碼經濟。 教育科技已成為教育轉型的一個基本要素,學生、教師與行政人員紛紛採用新工具、技術和知識以適應新的學習模式。根據國際市場情報研究公司Holon IQ的數據,2021年教育科技領域的集資金額錄得新高,全球風險投資公司共集資了208億美元,是2010年集資額的40倍,顯示教育科技界別正在蓬勃發展。 政府在2022-23年度的財政預算案,除了向教育界撥款1,119億港元,更鼓勵教育工作者探索新科技和開拓新課程,推動STEM教育以及提升教師的能力。參展的15間科技園初創企業組成強大陣容,希望能在本港學校以至教育界激發創新浪潮。科技園展館展示在科技園生態圈孕育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從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到元宇宙應用程式、3D打印技術和沉浸式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學習工具。 香港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表示:「科技園公司的目標是希望利用創新科技協助各行各業轉型及帶來增長。15間參與學與教博覽2022的初創企業展示它們的教育科技創新方案,向教育界示範轉型的路徑,推動整個教育界邁向現代化,携手共建未來。」 王瑩女士續指:「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吸引處於不同階段的優質創科企業及人才加入我們的計劃,把他們的構想轉化為商品或服務,並擴充他們的業務。我們深信教育科技企業可以憑借我們蓬勃發展的創科生態圈,以香港為跳板,進軍大灣區以至其他地區。」 目前約有25間從事教育科技相關的初創企業參與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為各級教育、生涯規劃,以至航空和建築等特定行業提供解決方案。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為科技初創企業提供支援,幫助初創企業加速科技研發,協助他們聯繫亞洲各地的教育界領袖,以至商業夥伴和業界推動者。今年博覽會更加入大灣區作活動主題,突顯為教育科技初創企業,以及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而增加的發展機遇。

兩屋邨新建大廈租金公布

房屋委員會公布,葵涌麗瑤邨和大埔富蝶邨共九幢新建大廈的租金將以所屬地區的最佳租金水平釐定,逾60%單位月租定於2,500元以下。   九幢新建非標準型大廈共有7,595個單位。   葵涌區公屋單位的最佳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91.8元,適用於麗瑤邨喜瑤樓的819個單位。   而大埔區公屋單位的最佳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83.2元,適用於富蝶邨珍蝶樓、粉蝶樓、鳳蝶樓、蛺蝶樓、喜蝶樓、蜆蝶樓、紫蝶樓和黃蝶樓的6,776個單位。   房委會表示,公屋租金已獲大幅資助,包括差餉、管理費和維修保養成本。   公屋申請人若未能負擔獲編配的新單位租金,可要求改配租金較廉宜的翻新單位;合資格者也可透過租金援助計劃申請援助。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08/20221208_152755_69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小學家長教育課程架構推出

教育局推出《家長教育課程架構(小學)》,鼓勵全港小學參考當中的核心範疇內容,並按校本情況選擇、安排和設計家長教育課程和活動,讓家長更有系統地學習培育子女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根據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的建議,局方委託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制訂上述課程架構。新編訂的內容是《家長教育課程架構(幼稚園)》的延續,同樣由「認識兒童發展」、「促進兒童健康、愉快及均衡的發展」、「促進家長身心健康」和「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四個核心範疇組成,並聚焦支援中童期兒童的發展需要。   局方表示,除小學外,家長教師會、家長教師會聯會、專上院校、非政府機構等其他機構也可參照課程架構,設計和提供切合小學生家長需要的家長教育課程或活動。家長可細閱課程架構內容,了解兒童的發展和學習需要。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06/20221206_150625_19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Saltagen Ventures簽署共同培育合作協議 引領國際初創走進大灣區

(香港,2022年11月30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日宣佈與專注加拿大的風險投資公司Saltagen Ventures成為共同培育策略夥伴,協助具潛力的國際初創企業把業務拓展至香港、大灣區及海外。 在生命科學初創企業方面擁有良好往績的Saltagen Ventures將與科技園公司合作,引入一系列正於初期至中期融資階段的企業。共同培育計劃旨在為香港帶來一批表現出色並專注在生物科技與及其他高科技領域,如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先進材料、教育科技和人工智能的企業。 作為香港最大的科技生態圈,科技園公司至今已協助數百家優秀的初創企業,於過去五年籌集超過 802 億港元的資金,加速企業成長。此外,在2021至2022財政年度期間,參與科技園公司企業加速計劃的初創公司總估值不但躍升250%,相比去年同期企業累計籌集資金金額更增加一倍。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與全球業界、投資、研發以及學術界的領導者合作,藉此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科研實力,並作為企業進軍環球的跳板。與Saltagen Ventures的合作,亦是科技園公司一連串共同培育計劃的最新成果。憑藉香港蓬勃發展的生物科技市場,以及作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此次共同培育合作夥伴計劃亦是對科技園公司打造香港成為充滿活力的生物科技生態圈的影響力及工作的認同。 香港科學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女士表示:「我們與國際級的Saltagen Ventures推出共同培育計劃,足證香港在全球創科發展中的獨特地位正持續提升,能夠協助國際初創企業跨越國界,拓展全球商機。隨著多間種子輪和A輪初創公司落戶科學園,不但突顯科技園創科生態圈的雄厚實力,更向全球展示香港已復常,是大灣區、亞洲以至全球高增長科技機遇的理想起點。」 Saltagen Ventures執行合夥人馮尚賢表示:「我們很高興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這項共同培育協議,合作培育和引進全球具前景的初創企業,擴展他們在亞洲的業務。我們將繼續運用本身獨有的跨太平洋網絡,以及在變革性生命科學技術領域的投資優勢,為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帶來更多北美洲初創企業的開創性技術。」 計劃會為合資格的海外初創企業提供各種支援,包括業務發展、諮詢和培訓服務以及導師指導;參與的企業家將建構概念及進行驗證。初創企業不但能受惠於Saltagen Ventures投放的資金以及其國際商業網絡,更可以

協助跨境車回港檢驗續牌措施延長

運輸署宣布,協助因香港車輛牌照逾期而滯留內地或澳門的過境車輛回港接受檢驗,以及續領有關牌照的便利措施延長至明年6月30日。   有關措施去年12月推出,讓滯留內地或澳門的過境車輛回港接受檢驗和續領香港車輛牌照。   合資格過境車輛可在指定日子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回港,並循指定路線停泊在大橋香港口岸的指定停車場或指定地點,然後由車主自行安排的拖車把車輛拖至指定驗車中心檢驗,再辦理續牌手續。   車主須在擬定回港日期前兩星期向運輸署提交申請,獲批車輛須依照批准信上的指定日期,由指定司機駕車回港。每日獲准回港車輛數目設有上限,車主應盡早親身或經代理人透過電郵、郵寄或投遞箱遞交申請。   運輸署會刊憲豁免獲批車輛在指定駕車回港當日的車輛登記和領牌規例。   查詢可致電2804 2600。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02/20221202_152825_10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孫東視察先進製造業中心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視察位於將軍澳創新園的先進製造業中心,了解中心最新動向,又參觀兩家進駐中心的企業,以及附近一所金融數據中心。   孫東聽取香港科技園公司再工業化高級總監姚慶良介紹位於大埔、元朗和將軍澳三個創新園的發展。   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今年2月落成,為先進製造業提供高規格、全方位服務的生產基地,並提供具專屬物流服務的生產空間。中心更設有共用平台ProShop,供企業進行原型試作和小批量裝配生產。   孫東表示,本屆政府銳意協助香港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實現智能化製造,提高生產效率,支持本地企業轉向高增值生產和發展高增值產業鏈,升級轉型,實現再工業化。隨着支援先進製造業的土地及設施陸續發展,再工業化的發展將更蓬勃。   他隨後參觀兩家進駐先進製造業中心的企業,它們分別專注設計及製造商業航天衛星,以及智慧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他也參觀鄰近一所屬於最高級別準Tier IV規格的香港金融數據中心,了解中心如何為企業提供互聯網和其他網絡服務、數據、系統的外包管理服務。   孫東說,業界對首個先進製造業中心反應理想,不少企業認同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可在港落戶。   他又提到施政報告宣布,政府會研究在大埔創新園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香港科技園公司正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和經濟效益分析。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2/20221201/20221201_190626_53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